食品级L-色氨酸

食品级L-色氨酸

产品介绍:

L-色氨酸L-色氨酸基本信息中文名称:L-色氨酸中文别名:L-2-氨基-3-吲哚基丙酸;(+/-)-2-氨基-3-(3-吲哚基)丙酸;L-2-氨基-3-吲哚基-1-丙酸;L-氨基吲哚丙酸;L-色氨基酸;L-胰化蛋白氨基酸;L-2-氨基-3-吲哚基-丙酸;L-色胺...


  • 价格: 220
  • 物品单位: 公斤
  • 品牌: 万荣
  • 产地: 中国 武汉

产品详细说明

主要用途 增补剂 抗氧化剂
型号 食品级
包装规格 25公斤/桶
外观 粉末
保质期 2年
有效物质含量 99%
主要营养成分 L-色氨酸
含量 99%

          L-色氨酸

L-色氨酸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L-色氨酸

中文别名:L-2-氨基-3-吲哚基丙酸;(+/-)-2-氨基-3-(3-吲哚基)丙酸;L-2-氨基-3-吲哚基-1-丙酸;L-氨基吲哚丙酸;L-色氨基酸;L-胰化蛋白氨基酸;L-2-氨基-3-吲哚基-丙酸;L-色胺酸

英文名称:L-Tryptophan

英文别名:H-Trp-OH; L-Tryptophane; L-Tryptohan,99%; 2,4,5,6-Tetrachloropyrimidine; TRP; (S)-2-Amino-3-(3-indolyl)propionic acid; 2-Amino-3-(1H-indol-3-yl)propanoic acid

CAS:73-22-3

EINECS:200-795-6

分子式:C11H12N2O2

分子量:204.2252

L-色氨酸性状

白色至黄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或微臭,稍有苦味。熔点289℃,长时间光照则着色。与水共热产生少量吲哚。如在氢氧化钠、硫酸铜存在下加热,则产生多量吲哚。色氨酸与酸在暗处加热,较稳定。与其他氨基酸、糖类、醛类共存时极易分解。如无烃类共存,与5mol/L氢氧化钠共热至125℃仍稳定 。用酸分解蛋白质时,色氨酸完全分解,生成腐黑物。略溶于水(1.1g/100ml,25℃)。

用酸分解蛋白质时,色氨酸完全分解,生成腐黑物。色氨酸是杂环氨基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体内能转变为5-羟色胺、烟酸、黑素*素、松果体激素和黄尿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当人体缺乏色氨酸时,不仅会引起一般低蛋白症,还会产皮肤*、*、玻璃体退化及心肌纤维化等特殊*。它还能*。人体每日最低需要量为0.2g。

L-色氨酸用途

营养增补剂。抗氧化剂。色氨酸是人体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前体,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用于孕妇营养补剂和乳幼儿特殊奶粉;用于*症(糙皮病)*药;作为安*,调节精神节律、*。

动物:促进动物的采食、削弱应激反应、改善动物睡眠,还可以增加胎儿和幼仔的抗体、提高乳畜泌乳。降低日粮优质蛋白用量,节约饲料成本,降低日粮蛋白饲料用量,节约配方空间等。

L-色氨酸生产方法

L-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是依靠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制造。随对微生物法生产色氨酸的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法发酵生产色氨酸。现已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微生物法大体可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酶促转化法。近年来还出现了直接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直接发酵法和转化法相结合生产色氨酸的研究。另外,基因工程、酶的固定化和高密度培养等技术在微生物育种和酶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直接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色氨酸的工业化进程。

蛋白质水解法

L-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是依靠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制造。蛋白质水解法是以毛发、血粉及废蚕丝等蛋白质为原科,通过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生产L-色氨酸。随着氨基酸生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很少使用该法生产L-色氨酸。

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就是利用有机合成和化学工程相结合的技术生产或制备氨基酸的方法。DL-色氨酸的化学法合成,大致可分为以吲哚为原料的合成法和以苯肼为原料的合成法两种。Snydcr和MacDonald研究出了一种简单的合成DL-色氨酸

的方法,即在乙酸和乙酸酐的存在下利用吲哚和α-乙酰氨基丙烯酸直接缩合,得到N-乙酞-DL-色氨酸,此物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即可得到DL-色氨酸,收率为57.7%。Moe和MacDonald报道以苯肼为原料合成色氨酸,即在乙酸钠存在下,将*和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缩合,缩合体再与苯肼反应而生成苯腙,苯腙在H2S04或BF3水溶液中回流水解,环化得到化合物3-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将此化合物水解脱羧可得DL-色氨酸。

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在氨基酸品种上不受限制,既可制备天然氨基酸,又可制备各种特殊结构的非天然氨基酸。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由于合成得到的氨基酸都是DL-型外消旋体,必须经过拆分才能得到人体能够利用的L-氨基酸。故用化学合成法生产DL-色氨酸时,除需考虑合成工艺条件外,还要考虑异构体的拆分与D-色氨酸异构体的消旋利用,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化学法合成L-色氨酸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